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吳柏軒 劉宇琪)為切實提高老年人防騙反詐意識,8月10日,婁底市公安局婁星分局民警走進部分轄區,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和防范經濟犯罪專項宣傳活動?;顒又?,工作人員通過設置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現場答疑解惑等方式,結合身邊實例,面對面向群眾講解了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養老詐騙等犯罪的特點以及帶來的危害,普及預防詐騙的各類方法,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理財意識并且推動群眾向家庭或身邊的老年群體普及,增強防范詐騙的安全意識。
下文是婁星公安精選的4則最新發生的養老詐騙實例,期望通過分析案例,揭露“日新月異”的養老詐騙手段和騙局,以提醒老年群體提高防范意識,謹防詐騙。養生排毒騙
1.養生排毒騙局
案例描述
某養生會所以洗腳排毒為幌子,利用電解鹽水化學反應后變黑的原理,來忽悠老人洗腳時排出毒素,同時勸老人購買所謂的排毒口服液,說喝完后就能將毒素排出體外,其價格為上萬元一支,三支一療程。該會所利用這種方式詐騙了數十位老人,非法獲利近百萬元。
警方提醒
老年人往往由于自身健康原因、且辨識能力較差,更容易輕信此類虛假宣傳和承諾。而詐騙分子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容易相信所謂專家的話術和急于治療疾病的心理,哄騙被害人購買價格畸高的產品,騙取錢款。
老年人如果意識到自身有健康問題,要前往正規醫院治療,切莫相信所謂的特效藥、神藥;并且在與陌生人交往時,不輕易吐露自身的經濟情況,以免成為騙子的目標;提高自身的反詐意識,不被優惠、折扣等推銷手段所迷惑。如遇被騙,第一時間聯系警方求助!
2.發表作品騙局
案例描述
劉大爺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師,愛好寫字、作畫。老爺子通過活動認識了一個陌生人。這個陌生人提出要幫劉大爺發表作品,不過需要交6000元版面費。劉大爺立刻取了6000元交給對方。一段時間以后,劉大爺果然收到了一份“報紙”,上面登有他寫的毛筆字。于是,劉大爺便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不停地在一份“書法報”上發表,為此支付了數萬元的版面費。
警方提醒
此類騙局中,詐騙分子抓住了老年人熱愛文學和想要“老有所名”的虛榮心理,對老年人采取先禮后兵的“糖衣炮彈”套路,先是恭維稱贊表達對其作品的欣賞,再是聲稱可以替其發表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他的優秀作品,讓老年人降低警惕,從而接受詐騙分子的提議。
在發表途中卻說各個環節需要各種費用,待老年人支付完這些費用以后,給老年人發放一些“獲獎證書”、“報紙期刊”、“名譽頭銜”等,滿足老年人的“自我實現”需要,進一步提升對詐騙分子的信任度,并繼續為接下來的“作品發表”心甘情愿的掏錢。
3.“紅頭文件”騙局
案例描述
78歲的張爺爺在接聽了一個詐騙電話后,收到了“紅頭文件”稱要逮捕張爺爺,須繳納60萬元保障金自證清白,于是被人忽悠著將自家房屋以低價賣給了一家公司。后來,自稱是“買主”的人拿到房本以后,到老人家里,催他趕緊搬走。據悉,老人價值210萬元的房子只賣了160萬元,而老人一直以為是抵押房產沒想到變成了賤賣房產,并且這一切都沒有對家人提及。
警方提醒
在此類騙局中,詐騙分子常常通過制造心理恐慌的方式實施詐騙,利用老年人對“紅頭文件”的公信力深信不疑這一點,降低老年人的警惕性,使其按照所謂的“紅頭文件”的指示進行操作,一步一步落入陷阱。
因此,當你收到所謂的官方提示,甚至蓋著大紅印章的紅頭文件時,務必擦亮雙眼、保持清醒,千萬不可輕信,應當多方印證后作出判斷。遭遇詐騙,請及時報警!
4.以房養老騙局010202以房養老騙局04以房養老騙
案例描述
某金融機構,通過抵押客戶的房產,然后借得一筆本金,再將這筆錢用來認購該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的模式,稱可以給客戶6%左右的年化收益。他們曾自稱是“民政部批準的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會下的以房養老基金會”,甚至還拿出“官方文件”進行證明。結果很多老年人瞞著子女和這家機構簽下了一系列的合同,甚至有不少人被帶去公證處做了賦予強制執行的公證文書。然而在中安民生資金鏈斷了之后,這些業務員大部分都失聯了......
警方提醒
不法分子以國家政策名義掩蓋非法集資的本質,打著“以房養老”、有高收益回報等旗號誘騙老年人辦理房產抵押,再把借來的錢拿去買其所推薦的理財產品。這種“抵押-借貸-理財”方式操作流程多、參與主體亂、投資風險高,本就不符合絕大多數老年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且所謂“理財產品”很可能是虛假的,借來的錢最終還是到了不法分子的口袋。
此類手法用“以房養老”名義誘騙老人抵押房產,詐騙資金。不法分子宣稱的“以房養老”與國家試行的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完全無關,只是其假借國家政策、為非法集資活動造勢宣傳的手段而已,其實根本不具備相應的資質、能力,往往是“以新還舊”的龐氏騙局。有的參與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房產被抵押,最終失去了房子,還背負貸款。
下一步,婁星分局將持續落實好“執法+普法”責任制,進一步擴大宣傳范圍,開展多種形式的養老詐騙宣傳活動,全面筑牢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的法治防線,以實際行動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
責編:王彩英
來源:湖南法治報